與土地共生,找回兒時那片悠遊的自然大地

發佈日期:2017/05/01 佛乘宗大自在山電視台採訪報導

 

還記得四、五十年前,台灣鄉間種著綠油油的作物,小溪依然清澈,小魚倘佯其間,看得到螢火蟲飛舞。曾幾何時,耕作的土地一畝一畝的不見了,水被污染,溪裡的小魚無法生存,螢火蟲也不見了蹤影。
對這片養育我們的土地,我們有責任讓它恢復生機,農田養育的不只是人類,更養育的是一整個生態,萬物息息相關、本是一體的,共生共榮。
經營十甲有機農場的蔡一宏先生,在嘉義東石鄉正一步一腳印地實踐他對土地、對生命的關懷。

 

【半路出家, 實現農田復耕】
  蔡一宏原本從事發電機事業,因為921事件後產業外移,決定結束事業回到家鄉改從事農業相關事業。回到家鄉,發現原本種滿小麥、大豆、高粱等旱作的農田,不知何時變成了一望無際的休耕地。讓土地復耕變成蔡先生心中的願望,兒時的記憶成為他心中的藍圖,一步一步地實踐全面土地復耕,並開始打造自給自足的農場。

 

【土地休耕就是任它自生自滅】
  讓田地荒廢,對他來說就是讓土地自生自滅,任由長滿雜草只會消耗地力,這塊土地終究會變成無用之地。蔡一宏說:「這就像是一個人沒有長進,整天遊手好閒,不事生產,終究對社會沒有幫助。對待土地要讓它生生不息的生產,並加以整理和管理,這樣土地才會好起來。」
  目前台灣約有40%的廢耕地,蔡一宏將承租來的農田,用心經營讓土地恢復豐富的地力後,再交給願意承作的農民,他們就能輕鬆的整理與管理,如此,復耕的面積愈來愈廣,大地就能生生不息。不僅提高了國內糧食自給率,減少進口糧食的比例,對於全球面臨的糧食危機也是一種貢獻。

 

田中正在採收黑豆,為了適應東石的劣勢環境,種植不需要太多水份的雜糧,豆麥輪種,利用土地的特性,順應自然與利用自然,省人力又節省肥料。

 

【利用土地特性,選擇適合的有機農作】
  嘉義東石是蔡一宏的故鄉,這個地方是「風頭水尾」。「風頭」指的是強大東北季風;「水尾」指的是地勢位於嘉南大圳的尾端,不是淹水就是缺水,為了順應當地的條件,他選擇豆麥輪種。種植大豆能將空氣中的氮轉化成為土壤可以吸收的養分,大豆收成後接著種小麥,小麥可以吸收種植大豆所留在土壤裡的養分。
  為了不使長期種植需水量低的雜糧的土地過於乾旱,蔡一宏每隔兩、三年要輪種一次水稻,讓長期種植旱作而在土裡滋長的害蟲,在種植水稻期間因為豐沛的水量而淹死在土裡,並作為下期作物的天然肥料。
  順應自然與利用自然,不論種植水稻或是雜糧,蔡一宏都是運用土地的自然特性,讓它成為一個善的循環。他希望,友善栽培的豆麥輪作,能夠走出東石新路,為後代子孫留下美好家園。

 

【遵守大原則,但不一成不變】
  蔡一宏選擇的是有機農業,並申請日本MOA國際協會(Mokichi Okada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)所成立的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土地認證,採取自然農法方式來種植。它的理念是根據大自然法則,以尊重土壤為基礎,維護生態體系,以達人類及所有生命體之調和與繁榮。將土地視為生命體,視農作物為有生命的東西,成長過程中,農作物與土壤是生命共同體,是一體的。
  蔡一宏種植雜糧的這塊土地,土壤鹽分高且水分不夠,讓作物靠土地的原本地力成長,不施肥,不拔草,不除蟲,什麼資材都不使用是行不通的。蔡一宏說:「大地就像母親一樣,無私地孕育著所有的生命,當母親沒有營養可以孕育生命時,就要給予營養,不能任由它自己再產生營養的同時還吸取它的養分,這就像是在虐待母親般。」適時提供土壤養分(施肥),就是好好的管理土壤,土地才能健全也才能保護所孕育的農作物,所以做有機農業是要用真心付出。
 

 

頁面

 

歡迎您分享給朋友...

 

您可能有興趣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