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土地共生,找回兒時那片悠遊的自然大地

發佈日期:2017/05/01 佛乘宗大自在山電視台採訪報導

自然有機栽植的小麥田,蔡一宏堅持不噴灑生物農藥,依照土地本身的條件與天候自然環境等情形,來決定適合種植的作物與方式才是最適合的有機農法。

 

  有機農業不是使用生物農藥來除病蟲害,買了有機肥料來種植就是。雖然生物農藥對人類沒有毒,但是噴灑蘇力菌等生物農藥來抑制蟲害的舉動,仍是一種對大自然食物鏈的破壞。蔡一宏認為土地中有許多的生物與農作物共生存,植物靠土壤的養分成長,昆蟲靠吃植物生存,雜草也要分一杯羹,還有天空中的飛禽也會吃掉剛播種的種子,這些大自然的生態本來就是環環相扣,物競天擇,植物本身能夠生存,留下多少的產量,只要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下就接受,人類號稱萬物之靈不也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生存下來的,這才是與地球生物共生的自然生態。

 

【尊重生命 打造完整生態】
  小時候家裡養牛,牛吃草,有牛糞,就去堆肥,堆了半年一年,再拿去田裡施肥,現代人將這些天然的東西都丟棄,要肥料就去買。蔡一宏不想這樣浪費,利用廢棄的杏菇包太空包製作堆肥,人工將塑膠袋拿掉,只留杏鮑菇再加入禽畜糞等物質,充分發酵後轉化為有機質肥料。資源的再利用,減少了環境污染和垃圾處理與焚燒垃圾帶來的空氣污染,既節能減碳又維護環境生態。
  蔡一宏養的雞每隻都是肥吱吱,堅持不施打抗生素,也不剪雞嘴,讓雞保有自然的啄蟲能力,任由牠們在外面隨意跑來跑去,將農場篩選下來的雜糧穀物,加入向蚵農收集丟棄的蚵殼,打碎成為雞飼料餵食。蔡一宏說他是不殺雞的,只取雞蛋來賣,順應自然,母雞可以到處散步,想生雞蛋就生,不想生就不要生,不勉強。養雞可以幫他消耗淘汰的雜糧,不浪費糧食,又可以吃蟲防止植物蟲害,產生的排泄物也可以當作堆肥的原料,每種生物都有牠存在的價值,所有生物的生命都應該尊重,這是蔡一宏一直強調的。
 

自然放牧的雞隻,任由牠們在外面隨意跑來跑去,啄食地上的蟲以及老婆高雄燕巢老家用便宜價格買來的芭樂格外品,農場裡的每一隻雞都能快樂地終老。

 

  於是他開始打造生態池與生態溝渠,一些以前該有的生物,鱔魚、泥鰍……等等,也會有青蛙,都會放進溝渠中,溝渠會保持讓生物可以適應的水位,裡面也會種些蓮藕、菱角等水生植物。利用挖溝渠的土將兩旁土地堆高,種植木瓜、辣椒等怕水或是辛香類的植物防止蟲害。生態魚池可以發展魚菜共生,種植蔬菜,又可以讓魚池的水保持清澈。
  土壤中有腐蟲專吃一些油性、肉腐爛的東西,吃完之後變成超高的蛋白質,然後回到溝渠池中,溝渠中有青蛙,牠是肉食性的生物可以吃蟲;土裡的蚯蚓可以讓土壤鬆軟,雞可以吃地上的穀物,也可以啄這些蚯蚓和蟲吃;辛香類的植物可以防止蟲害。這種自然防禦,順應大自然生態定律的作法,讓生態先取得平衡,比起用強迫的取得生產量,或許未來整體的回饋會更多。他將所有的建設都結合一起,建構一個完整的食物鏈讓農場變成一個生態區。

頁面

 

歡迎您分享給朋友...

 

您可能有興趣閱讀